爱是管教的基础

李小宇、鈄江明

希伯来书12:6

因为主所爱的,他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。

“管教所需要的爱,应该是管教以前就铺好的。爱的管教,指的应当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管教,而不是一种表达爱的管教方式。坦白地说:没有一个孩子会在被管教的当头觉得好被爱。”
–《管教的智慧》(马睿欣 根基教育机构 中国言实出版社)

爱是决定管教是否有效的前提。
如果孩子感觉不到父母是爱自己的,那么,会因管教而生出许多仇恨。反之,孩子会因管教而试图思考父母管教的原因,并查验管教的方法。孩子会理解合宜的管教,并欣然接受,以至于生出悔改,结出圣洁生命的果实。

而问题是:如何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爱呢?

父母亲都自以为爱自己的孩子。若有人说:你不爱孩子,父母亲就如同被羞辱一般。但是,爱不是父母单方面内心的情感。爱需要以双方都认同的方式发生,从过去真实的经历总结出来理性和感性的结论。真心、真实的付出才能让孩子认同:父母亲是爱自己的。只有在这样的认同感基础之上,管教才能有效。

必然有人问:但是,我不能事事都按照孩子对爱的理解方式,去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吧?孩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不讲理的人。如果是,家长应反省,是否自己表现出的就是一个不讲理的人?

许多时候,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父母亲决定背后的理由,孩子会理解的。特别是当日后产生良好的结果时,再提醒孩子当时你是出于爱做出的决定,孩子更会理解。

父母亲要常常与孩子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快乐时光。记住:有许多表达爱的语言——幸福陪伴的时光、赦免、礼物、实际帮助的行为、肢体的接触(拥抱等)、肯定赞许的言语、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、理解并满足他人的喜好。
表达出来的才是爱。所谓“深埋心底”是伪善托辞,是虚假的爱。
但是,没有原则地时时满足孩子的喜好,就是宠爱溺爱,是毒害。

如果你的爱是真实的,孩子会看到!但是如果孩子常常看到一个只知道玩手机、玩耍,而把孩子当作累赘的父母亲,就不要责怪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你的爱了。

要马上管教,不要时时管教
孩子做错事说错话时,要马上教导。不能等待,否则孩子会忘记的。即使你认为场合不对,也要以温柔的态度,低下身段,速速地教导。这算是紧急补救,是必须做的急救!否则,孩子若是再犯,岂不是更突显你没有管教,孩子没有家教。

放心!众人只会因你柔和地管教而赞许你,会因孩子立刻接受教导而赞许孩子。

孩子在被管教的时刻一般不会觉得自己被爱(除非你声音态度特别柔和),所以不要任何时候都批评。否则,在孩子印象之中的父母亲会是一个更爱自己的面子,而不爱孩子的人,是不理解“犯错是每个罪人必然做的事情”的人,是不合理的人。所以,父母亲要学会时时赦免。

讲到这里,我们就可以切入圣经的教导了:

因为主所爱的,他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。(希伯来书12:6)

上帝并非只用管教来表达爱。这既不符合逻辑的,也是不能被人接受的神学思想,是混淆律法和福音的错误神学。我们不能也不需要透过患难的程度来猜测,上帝是在爱中还是在恨中管教或刑罚我们。经文告诉你:上帝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。难道你一定要上帝用鞭子证明你是祂的儿子吗?这是疯狂的!

你不需要鞭子的证明,因为有十字架的证明。十字架已经证明了上帝是爱你的!“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?难道是患难吗?是困苦吗?是逼迫吗?是饥饿吗?是赤身露体吗?是危险吗?是刀剑吗?”(罗8:35)所以,你可以大胆地告诉自己:上帝是爱我的,因为我信而受洗了,因为十字架上已经显明了上帝对我的爱了。

上帝的爱是在十字架上显明的,每日借着供应我们、赦免我们、保守我们、带领我们,以及更多慈爱之事表达出来。

那么,我为什么引用这句经文呢?

因为,上帝对我们的管教是以祂的爱为基础的。“因为主所爱的,他必管教。”

我们也应当如此行!当我们管教孩子时,不要满心愤恨,而要满心慈爱!如果心中感受不到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和慈爱,就不要管教!换个时间,等你感受到了爱之后,再管教。

但我却已经告诉你:要马上管教!这岂不矛盾吗?不!从这两点——爱中管教和马上管教——只能得到一个结论:就是你心中应当时时充满爱!这样你就可以马上管教了!

然而,爱是从上帝来的!所以,你当求上帝,让上帝将祂神圣的爱时时充满你的心,这样,你就不仅可以马上管教了,而且,你的孩子因为时时感受到了你的爱,自然也就会以“父母亲是爱我的”为基础来接受你的管教了。最终的结果是:孩子得到正确的教导,家庭充满圣洁、和平和喜乐。

所以,你离不开上帝!没有一刻可以离开在耶稣里面的上帝的爱!


Photo is from thebluestockingsalon.com.